“贵州万重山,香茗满人间。贵州普安云头大山,茶山之宗,云头大山发现距今164万年唯一四球茶籽化石,证明这是世界茶树发源地。诞生于贵州云头大山,即茶文化也始于云头大山。”5月21日下午高德娱乐,省人大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以《黔茶之脉》为题,在贵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形象生动地从贵州茶文化起源开始讲起,谈古论今,用二十四个章节介绍悠远深邃的贵州茶文化历史及其发展脉络,细数黔茶的“前世今生”。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画卷,每一卷都飘着清幽茶香。而贵州,古往今来一直与茶共生,不仅是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不仅是饮茶文明的开端,更是茶叶贸易和茶工业现代化的起点。茶文化在贵州有深厚的积淀,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一颗茶籽,一株茶树,一座茶场,贵州茶从古老到今,走过文明悠长,走至灿烂辉煌。“贵州茶一路走来,坎坎坷坷,潮起潮落,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停滞不前,既有浓墨重彩,也有一风吹过,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历史结点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傅传耀深情感慨道,追溯贵州茶文化,必是一段灿烂悠长的历程。正因为贵州茶文化博大精深,才孕育了根深高德娱乐叶茂的茶产业。
他认为,茶文化,一方面要深入发掘,把历史文脉刨根问底,另一方面要沉淀积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还要起到引领作用。近年来,贵州每年高德娱乐开展斗茶大赛、制茶大赛,举办全国性茶艺大赛,连续十多年举办“茶业经济年会”表彰茶县、茶企、茶人,茶艺师,制茶大高德娱乐师,对产业推进,对茶文化积淀都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多彩深厚的贵州茶文化,如今在茶产业风生水起的出山下海大潮中,正得到发扬光大、不断升华。
贵州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有最丰富的茶树资源,最宝贵的茶树基因库。目前,围绕茶树资源研究,采用单株选育、杂交育种等技术,贵州优选并培育出“黔湄系列”和“黔茶系列”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10个。
贵州大学茶学院院长吕立堂介绍,茶学院以贵州丰富的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为基础,通过全面系统的考察并结合植物学分类鉴定,共收集鉴定得到300多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并从中筛选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单株资源和高茶多酚、高氨基酸、低咖啡碱的特异单株资源。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指出,中国30岁以下人口超过4亿,这不仅仅是“十四五”时期,更是未来几十年茶叶消费的增长潜力,因此,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茶消费不断升级,健康茶、干净茶、生态茶成为消费者需求,品牌茶具有很好的成长空间,对贵州茶叶需求量将快速增加。“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看贵州,以绿茶为主战略的贵州必将迎来新机遇。”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罗以洪认为,贵州是国内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重要产地,同时也是世界珍贵的茶树基因库。严苛的国际茶叶生态标准,将极大增强贵州茶的竞争力。当前,贵州茶产业拥有优越政策、市场需求、生态优良三大发展机遇。他建议,充分发挥贵阳市省会城市政治、经济中心价值,以茶综合服务核心区、高档名优早春绿茶产业带、富硒高山绿茶红茶产业带、优质绿茶黑茶出口茶产业带合力打造“一核三带”空间布局,让贵州成为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热土”与“高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作为茶园总面积稳居全国第一的产茶大省,茶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当前,茶产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贵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将合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新篇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