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国学大师钱穆精辟地概括:“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茶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以茶为礼堪称是“中华礼仪文明”的“活化石”。
当今,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呼唤,中国茶承载华夏文明,化身为“和平、礼让、文明”的使者,正在走向世界。在此背景下,在汲取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茶礼仪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章是中华茶礼仪的总纲和基本理论阐述,在追寻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茶礼仪的基本特征与内涵进行探讨,并阐述茶礼仪的分类与社会功能。
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礼仪文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中国亦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享誉海外。礼乐文明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学习中国礼仪文化,是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
人是从动物界脱胎而来的,人与动物有共性,也有区别。人们常常在思考:人与动物的区别究竟是什么?《礼记•冠义》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对人之所以为人有了界定。而《礼记•曲礼》进一步阐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可见,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语言能力,而在是否知礼守礼。如“父子聚麀”,“麀”指的是雌鹿,即指动物不懂婚嫁之礼,父子合用一个性配偶,所以是禽兽。人类最初也没礼,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才逐步制礼并不断完善,使得衣、食、住、行等皆有了礼的规范,而礼也成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唐人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
中国历代国家典礼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则制定的。天子与北极天帝相对应,天乙所居在紫微垣,则天子所居称紫禁城。《周礼》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六官各辖六十职,共计三百六十职,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成为历朝的官制模式。称职官制度为职官礼,称军政制度为军礼,甚至连营造法式,也因品阶官爵高下而异,处处包含等级制度,所以也是处处为礼。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制定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典制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鲁哀公曾问孔子:“君子何贵乎天道?”孔子答道:“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日月笼罩大地,哺育万物,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们昼夜交替,寒来暑往,具有不可逆转的力量。儒家看到了天地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宇宙永存,自然法则不可改变,是天然合理的。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顺应自然规律,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治国、修身之道只有与天道一致,才是万世之道,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在其他文献的记载中亦能感受到儒家对礼的认识。如:
《礼记•月令》中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以及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可见,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
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于“德”, 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行为要求, 制定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如婚礼应该如何举行,丧服应该如何穿着, 对父母应该如何服侍,对尊长如何称呼等。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活动中最合理的原则,《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礼记•乐记》说:“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礼又是为政者不可须臾或缺的大经。《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叔向云:“礼,政之舆也。”《左传》昭公十五年,叔向云:“礼,王之大经也。”
在社会生活中,礼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是诸事之本。《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人要施行道德仁义四事,不用礼则无由得成。要通过教人师法、训说义理来端正其乡风民俗,不得其礼就不能备具。争讼之事,不用礼则难以决断。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等的上下、先后之位,也必须根据礼才能确定。从师学习仕官与六艺之事,没有礼就不能亲近。上朝理事,整治军队,职官履事,施行法度,只有用礼,才有威严可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虔诚庄重高德娱乐。
在人际交往中,礼是“尊已敬人”的行为方式。具体而言,人与人交往,如何迎送,如何称呼,如何站立,如何宴饮等,都有相应的礼的规定。行合于礼,是有教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在双方并未见面,用书信交流时,也有特殊的礼貌用语。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事业非礼不能兴旺, 社会非礼不能安定,国家非礼不能强盛,礼的重要性非可寻常。
综上所言,礼仪的作用,从个人行为、人际交往、国家治理、道德规范无所不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而礼的内涵是如此丰富,无法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给“礼”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中国的“礼”,实际上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高德娱乐